自然人如何成为社会公民?——以卢梭自然教育思想中的“感受力”问题为中心(PDF)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1001-5019/CN:34-1040/C]
- 期数:
-
2018年04期
- 页码:
-
18-27
- 栏目:
-
外国哲学
- 出版日期:
-
2018-07-10
文章信息/Info
- Title:
-
-
- 作者:
-
李志龙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Author(s):
-
-
-
-
- 关键词:
-
《爱弥儿》; 自然教育; 感受力; 自然人; 社会公民
- 分类号:
-
-
- DOI:
-
-
- 文献标识码:
-
A
- 摘要:
-
通过批判传统教育和阐发对爱弥儿的具体教育,卢梭在《爱弥儿》中所构建的自然教育复兴了个体主义教育。卢梭的自然教育试图弥合“自然”和“社会”之间的鸿沟,其核心问题是自然人如何成为社会公民。在卢梭看来,无论是“自然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需要落实于具体的教育实践,而教育实践又需要建立在儿童的亲身实践而非教师的理论传授之上,这一过程正是以“感受力”的培养为中心。如此,“感受力”实则是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
备注/Memo
- 备注/Memo:
-
作者简介:李志龙,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更新日期/Last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