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Previous Article
|
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
下一篇/Next Article»
论朱熹音叶中平分阴阳的隐性取音倾向
(
PDF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ISSN:
1001-5019
/CN:
34-1040/C
]
期数:
2018年05期
页码:
65-78
栏目:
语言学
出版日期:
2018-08-23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刘晓南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Author(s):
-
关键词:
注音
;
叶音
;
自制率统计
;
协调率统计
;
平分阴阳
分类号:
-
DOI:
-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朱熹反切多承于前人,为了有效考察朱熹音叶中平声是否区分阴阳,在全面核查反切来源的基础上,依次进行自制率统计、协调率统计,可以看到,在尽可能排除承用前人的切语之后,朱熹自制音切中平声字音叶切语的内部阴阳协调比率大大超出自然概率。由此推知,朱熹给平声字创制音切时,隐性地实行了“阴阳协调”的取音倾向。这实际上反映了平分阴阳的音变在朱熹时代不但已经发生,而且发展的程度已很深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历史文化视角下宋代叶音的全方位研究”(13YJA740035)
作者简介:刘晓南,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433)。
常用功能
导航/Navigate
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下一篇/Next Article
上一篇/Previous Article
工具/Tools
引用本文的文章/References
下载 PDF/Download PDF(
1927
KB)
立即打印本文/Print Now
统计/Statistics
摘要浏览/Viewed
192
全文下载/Downloads
72
评论/Comments
更新日期/Last Update: